佛像不是憑空而就的,其造型來源于生活,是生活的反映。來源于印度的佛像也不是憑空而就的,釋迦摩尼涅槃以后,佛教徒由于敬仰與敬畏,不敢用雕像去直接表現佛,只能通過遙想來表達對佛的憶念。只是在希臘文化的影響下,佛教造像才產生出來,但其雕像的宗教神秘性極強。雕像作為宗教膜拜的對象被賦予人們可認同的極高的靈性與神力。我們知道,在佛教教義中,總要把西天的神圣與現實的世俗對立,其所追求的就是要滅絕世俗的享受,宣傳的就是塵世的瑣微與卑下,以襯托出西天的神圣與美好。但是,在創立自己的教義體系和弘教時,卻不可能和現實的世俗社會所脫離,其想像的神圣形象不可能沒有現實會的形象存在。相反,為了推銷教義并使其為普通民眾所接受,宗教還要有意識的與世俗社會相適應,并選擇恰當的宣傳方式。隨著宗教形象創造者的身份越來越復雜,宗教藝術中的世俗化成分也越來越多,越來越濃。
純銅彩繪鎏金文殊菩薩佛像
佛教造像本來是為了僧徒坐禪開悟的,但為了吸引一般百姓,佛教教法則主張應該首先使百姓從感官上接受佛像,皈依三寶。民眾的快樂本能與精神享受意識也促使宗教藝術做出迎合與改變。例如唐代佛教雕像接近人間與世俗的表現,還有現世的世俗色彩。菩薩、梵天女像更接近于寫實。敦煌壁畫中,那些盛裝艷服,婀娜多姿、妖媚動人的菩薩像與飛天像等,看上去的確如宮中嬪妃一樣的貴族婦女,寫實性極強。宗教藝術的創造者思想、性格、美學情趣和生活背景與宗教的要求形成差距,他們在創造宗教藝術作品時并不一定完全以頌神與宜教為目的,而是融進了時代的精神、個人的情感與美學思想,甚至他所生活的社會環境也制約了佛像的創作,這便使得創作的宗教藝術作品具有較濃厚的現實內容和世俗色彩,從而使得宗教藝術作品超越宗教的內容,突破了神性的束縛,而閃現出美的光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