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公是忠義象征,關公,是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,忠肝義膽,對于他過五關, 斬六將,水淹七軍的戰績也是耳熟能詳了,關公雕塑在日常生活當中比較多見。 關公雕刻寓意防奸詐小人,保平安,事事順利、財運雙收, 因此適合所以人佩戴。生意人佩戴關公--經商之人,講究的是誠實守信、智勇雙全,這樣才會生意興隆,財路亨通。關公不僅是他們的招財之物,更是他們的守財之神,防奸防騙。關云長的義,很有點近似賈寶玉的情。賈寶玉固然傾心于林妹妹,但也鐘情于寶姐姐,故曰“情種”;關云長扶漢室,卻又義釋曹操,當也應名之曰“義種”。這詼諧而幽默的“義種”,形象而生動地勾勒出關公信仰的內涵。“義種”關公突出的是一種精神,一種人格力量,體現在關公民間傳說中,便是始終如一的舍身救民的精神力量,民間把關公的這種精神和人格力量神化了,凝化成一種信仰,代代相傳。關公信仰是一種復雜的文化現象,關公信仰的核心是一個“義”字。中國的儒家文化推崇的是忠義,對關公的“義不負心,忠不顧死”“財賄不以動其心,爵祿不以移其志”的高尚品德贊揚備至,把他奉為忠義的化身,首選的楷模,理想的模范。作為道佛兼容的中國式的護法神,關公扮演了驅邪鎮宅的角色,被利用來作為宣揚忠孝節義的工具,流傳極廣的《關帝覺世真經》《關帝明圣經》一類勸善文,均托關公之名,鼓吹“人生在世,貴盡忠孝節義”的思想。
讀書的關公銅雕
作為歷代農民起義的一面旗幟,關公的信義,在農民心中被視為神圣。關公作為民間信仰中的尊神,少數民族和海外華僑聚居地的保護神,都離不開忠和義。在以關公為主人公的通俗文學作品、戲曲、年畫、關公戲中,忠義更是一個重要的內容。民間信仰歸根結底是一種農民和市民在信仰。民眾之信仰關公,或渴望一個賢明的關帝,以反對貪官;或期待一個保護神,以驅邪納福。二者所反映的,同樣都是一種小生產者的農民和市民的意識。我們在考察民間流傳的關公傳說時,既要考慮到關公信仰對它的正面和負面的影響,也不能忽視民間傳說所固有的特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