綜觀關羽在故鄉初立其名,及南征北戰,直到當陽就義。以“忠、義、仁、勇“名冠天下,特別是當后來,主政一方,以仁政大德服人,名傳四野,在當時紛爭不絕、戰火頻頻的歷史環境中,更有著強烈的感召力,也才會發生孫狼民暴后“遙受羽印”及許昌南部歡迎關羽及其大軍入主的局面,自然對當時的關羽崇拜是一個極好的注腳。應該說,關羽生前的巨大影響,是“關公”這一特別人物形象的生成基礎。關羽幫組是漢王室的一個重要支點。首先,運城的地理位置,在區劃上歸入京城直轄;直隸校尉部河東郡,此其中當然還有比地理距離近的更重要原因,就是因為有一個物寶鹽池。關羽為鄉里除惡出走,落得家破人亡,在引人敬佩之時,更加深鄉里深切悲痛與懷念,特別是后來,關羽當陽歸天,一河之隔的曹操重葬關羽,終于演繹出了一種親友憑吊關羽故宅及關羽顯靈顯神“魂歸故里”的種種傳說。
貼金關公銅雕
關羽生前的主要政績是在當時荊州一地,當關羽壯別麥城后,關羽治理的荊州一地在紛紛亂世中出現相對安寧的生活,“荊州”一地的人們從比較中再認識關羽,從兵火交織中再度回憶當年一方安逸之期,怎能不更加思念與崇拜關羽呢?荊楚一地神話、神事及鬼事特別繁雜,即在所謂“荊楚民悉事鬼神”的文化歷史背景下,關羽身后“顯靈”傳說日盛,也自然萌生了人們以“神祀”關羽風俗。應該說,關羽故鄉與荊楚一地的發自民間的對關羽產生了廣泛、原始的關公文化。
彩繪關公神像
在中國的佛教中,關公為伽藍菩薩,是護衛寺院的護法神。民間稱之伽藍尊王、伽藍千歲,伽藍菩薩與韋馱菩薩是佛教大護法,就與韋馱菩薩并稱佛教寺院的兩大護法神,伽藍菩薩為右護法,韋馱菩薩為左護法。關羽一生忠義勇武,堅貞不二,為佛、道、儒三門崇信。明清時代,關羽極顯,有“武王”、“武圣人”之尊,由此關羽被世人附會成具有司命祿,估科舉,治病除災,驅邪避惡等”“全能”法力,民間各行各業對“萬能之神”關帝頂禮膜拜。人們之所以奉關公為財神,是大概因為關羽不為金銀財寶所動,與一些世間貪利妄義之徒形成鮮明的對比。世人尤其是商賈們都敬佩關公的忠誠和信義,希望公關作為他們發財致富的守護神,另外,人們希望商賈堅守誠信進行交易,把關公奉為公正人,來維護傳統的道德秩序。關公被民間尊為武財神,原名關云長,是三國時代之武將,與劉備及張飛結義兄弟,形象威武,正忠義膽,可鎮宅辟邪,護佑平安、招財進寶、財源廣進。在我國南方,以到港、澳臺地區和海外最多見的“財神爺”即是關羽。在廣州,民間除店鋪、餐飲、作坊等供奉外,連一般小攤販也都有供奉,有的是在店后的內室中,有些則在帳房或柜臺內,或設于店堂一角,目的當然是為了發財。尊崇關羽為財神,尤為海外華僑及華人所重,在那里,“關帝廟”往往成為華人聚居地和生活區的一個重要標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