品名 | 董仲舒胸像銅雕 | 類型 | 銅雕 | 材質 | 青銅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制作方法 | / | 制作工藝 | / | 雕刻形式 | 圓雕 |
雕刻內容 | 人物,名人 | 應用場所 | 校園,廣場等處 | 其他 | / |
“董仲舒胸像銅雕”是一件人物,名人雕塑,這款“董仲舒胸像銅雕”是雕刻中的一種,也是近期雕刻技術人員最為重視的雕刻作品之一,更是廣大消費者所看重的作品之一。
董仲舒(公元前179年-前104年),廣川(河北省景縣西南部,景縣、故城、棗強三縣交界處)人,西漢哲學家。漢景帝時任博士,講授《公羊春秋》。漢武帝元光元年(前134),漢武帝下詔征求治國方略,董仲舒在著名的《舉賢良對策》中把儒家思想與當時的社會需要相結合,并吸收了其他學派的理論,創建了一個以儒學為核心的新的思想體系,深得漢武帝的贊賞,系統地提出了“天人感應”、“大一統”學說和“諸不在六藝之科、孔子之術者,皆絕其道,勿使并進”、“罷黜百家,獨尊儒術”的主張被漢武帝所采納,使儒學成為中國社會正統思想,影響長達二千多年。其學以儒家宗法思想為中心,雜以陰陽五行說,把神權、君權、父權、夫權貫穿在一起,形成帝制神學體系。
他提出了天人感應、三綱五常等重要儒家理論。其后,董仲舒任江都易王劉非國相10年;元朔四年(前125),任膠西王劉端國相,4年后辭職回家,著書寫作。這以后,朝廷每有大事商議,皇帝即會下令使者和廷尉前去董家問他的建議,表明董仲舒仍受漢武帝尊重。
董仲舒一生歷經三朝,度過了西漢王朝的極盛時期,公元前104年病故,享年約75歲。死后得武帝眷顧,被賜葬于長安下馬陵。
“胸像銅雕董仲舒”適合安放在校園中大多都是為了起到教育意義,希望后輩的學子可以記住這些名人并向他們學習。
“胸像銅雕董仲舒”可用的材料不僅受限于青銅,還可以是紫銅、黃銅等,所使用的工藝可以是鎏金、貼金、鍍金、著色、仿古等,尺寸和適用的地方也不是固定不變,具體請電話咨詢。
唐縣卓景銅雕廠是一家專門制作“胸像銅雕董仲舒”的銅雕廠,一直提供“董仲舒胸像銅雕”的設計制造、施工等,所制造的“董仲舒胸像銅雕”質優價廉,深受客戶的好評。如果您有董仲舒胸像銅雕需要,歡迎咨詢洽談:181-3202-0826